遍觀當前知識付費市場,平臺叢生、形式多樣,但是內容左不過是按照大類進行區分。計算機、心理學、營銷、歷史……這些類別的課程相對更受歡迎,比較容易得到用戶的買單。不過,很多課程仍停留在入門階段,往往帶有“無需基礎”、“XX天學會”、“每天X分鐘”等標簽。對于已經掌握基礎知識、想要往更高層次學習的血液融漿機專業人士來說,這些課程沒有付費學習的必要,或者平臺上根本沒有他們所需的專業知識。尤其是科學儀器行業的從業人員,他們渴求的知識往往需要從專家處獲取,但是這些面向大眾的知識付費平臺在科學儀器方面顯然是一片空白。那么,科學儀器行業是否需要一個更加專業化、深度化、垂直化的知識付費平臺呢?答案自然是肯定的。
近年來,科學儀器行業不止一次談到“人才荒”的問題。很多科學儀器企業一直都處在招聘狀態,“廣發英雄帖”卻常年沒有人來應征,或者在應征者中找不到符合條件的高素質人才。一些求職者的能力無法滿足心儀崗位的需求,亟待學習更多專業知識和技能。即便有了工作,很多從業人員也希望通過學習提升自己,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。與此同時,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,企業也需要對員工進行高質量的技術培訓,提高團隊的創新能力。然而,網絡上的信息龐大冗雜,充斥著大量的低質內容,無法滿足這些專業人士的需求。因此,針對科學儀器行業開設知識付費平臺很有需要。
那么,開設科學儀器行業的知識付費平臺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呢?這絕不是拍拍腦袋就能辦成的。
首先,知識的提供者,大多是科學儀器行業的專家,普遍來自政府部門、科研院所、高等院校、企事業單位。如何邀約專家,課程如何開展,收益如何分配,這些都是平臺需要考慮的問題。在建設初期,平臺需要主動邀約一批專家“開課”,并在血液融漿機潛在用戶群體當中做好推廣。后期課程和用戶數量增加之后,平臺運營模式逐漸規范化,才會有專家主動加入。因此,要快速做好平臺,需要前期投入大量的資金,這對平臺建設者是不小的考驗。



